日期:1963-5-20 作者:李尔重
李尔重中南局批语:现将李尔重同志关于河南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报告转发给你们参考。报告中所提到的面上铺开时,应在区(社)普遍坚持先试点、再展开,由点到面,分期分批的做法,铺开过快的,准备适当收缩;以及进村之后开展运动的五个步骤,开展运动必须严肃对待政策等,都是很好的意见,值得各地重视。
中共中央中南局1963年5月28日
我于15日到河南省委。省委根据中央精神,从16日到18日开了地委书记会议,结合河南情况,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重新做了安排。
河南省已普遍地开了县的三级干部会、区(社)的三级干部会议。这些会议都是越开越细致,效果良好。绝大多数干部提高了阶级觉悟,激发了革命热情,学习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经验。河南全省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之所以能够大规模地展开、健康地发展,并越做越细致,这是决定性的原因。
现在,全省生产队已有70%左右展开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新乡、许昌、开封地区有90%的生产队展开了运动。最早的一批已经按省委的规格告一段落,最晚的一批才进村不几天。这次运动声势浩大。正气磅礴,基本群众振奋,各种黑风敛迹,运动已成了群众要求,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大有欲罢不能之势。所以,面上的展开来得较快,这也是每次群众运动中很自然出现的现象。地委书记听了中央和主席的指示,学习了文件,明白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一场相当于土地改革那样规模的大革命,内容很多,要求很深,斗争很复杂,一致感到原来的认识浅了,要求低了,把事情看容易了。会议终结时,一致赞成把时间放长,把运动搞深搞透搞稳;一致赞成陶铸同志的总结及部署。
大家一致认为,前一段河南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验是很好的。在前一段斗争中,教育了干部,初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初步组织了阶级队伍,打击了敌人,同时,取得了开好三级干部会议的经验,也取得了进村发动群众搞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大家也一致感到,一个缺点是:面上铺开的快了一些。所谓快了一些,就是没有在区(社)普遍坚持先试点再展开,由点到面,分期分批的做法。如果坚持了这个做法,河南的运动将是更完满更健康的。造成这个局面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我们领导上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认识不够,没有当作一个战略任务,当作一个大的革命运动来看待,想短时间内搞完。看来,象河南那样坚持开好县、区(社)的三级干部会,一丝不苟,在进村之前,又坚持在区(社)试点,分期分批展开,是搞好运动的保证。没有展开运动的地区,都应注意这一点。
进村之后,在队里展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河南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在这里普遍地做了5步工作:第一步,宣传政策,稳定人心,安排生产、生活。宣布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目的,是反对各种歪风邪气,更好地贯彻执行人民公社60条。对地、富、反、坏宣布区别对待,坦白从宽,以分化瓦解敌人。并组织专人负责抓生产、生活。这个工作,可以驱除群众的疑虑(怕办食堂、怕收自留地、怕调整核算单位等),和一般地、富、反、坏的恐惧,调动基本群众与党员参加运动的积极性。第二步,扎根串连,回忆对比,诉苦教育,发动贫、下中农,组织阶级队伍。这一步,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最基本的工作。河南的经验是,要扎正根子,就要坚持个别串连的办法。这并不排斥运用支部先提出根子名单,但因为支部内部的思想也有不周之处,提出的名单总有缺点与错误,这个名单可作参考,经过个别串连,找到一两个纯正的根子,再以他做起点,串连几个,逐步扩展,最后鉴定了支部提出的名单。支部提名,个别串连,群众鉴定,才是比较可靠的。从个别串连到成立贫、下中农小组的整个过程,都是回忆诉苦,提高阶级觉悟,不断揭开阶级斗争盖子的过程。当贫、下中农串连发动起来以后,还必须集中地进行回忆对比,诉苦教育,大揭歪风邪气、牛鬼蛇神的盖子,进一步提高阶级觉悟。要在充分思想发动的基础上,建立起贫、下中农组织,这个组织才是有力量的。第三步,学习政策,划清界限,解决好干群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团结绝大多数群众,一致对敌。这段工作主要是启发干部的阶级觉悟,自觉地放“包袱”,也要教育群众,正确地对待干部错误,要从团结对敌、爱护干部观点出发去帮助干部,既要看到干部错误,也要想想干部功劳,才能避免“瞎子打架扭住不放”的局面。这又是一个阶级觉悟的提高。有的群众恨干部作风不好,说:“这次要咯崩崩地整他一下子”,有的群众就反对,说:“他也不是敌人,你把他整狠了咋的?”大家提高了阶级觉悟,正确地运用政策,分析、处理各项问题,又收到政策、思想提高的效果。这一段做得好,贫、下中农自动地要求“洗手”,这是个好事。但不可做为一项要求,应该是愿者就“洗”,不发号召,不勉强。第四步,在解决了内部问题,团结一致的基础上,展开对敌斗争,打击敌人破坏活动。在这个斗争中,主要是坚持区别对待的政策和分化瓦解的策略。对有严重破坏活动者斗争,对轻微破坏活动者训斥,对基本守法者鼓励其劳动改造,争取做新人。第五步,总结运动成果,调整组织,改善管理,组织生产高潮。主要是把前一段运动小结一下,把必须调整的干部进行选举,把贫、下中农组织任务与活动方式规定下来,发动群众搞好集体生产。这5步要求,比中央的规格当然相差很远,但这些经验还是有普遍意义的。
河南省到目前为止,已自杀130余人。产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政策交待不清。我们的干部对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上普遍地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对敌斗争上则普遍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严肃的情绪,以为“对敌人嘛,狠一点,材料马虎一点,算不了什么。”在这种错误观点之下,有的向敌人交待政策就不严肃,“我们要打击尖端,谁不老实,大会上见面”,多数自杀的地富反坏是吓死的;也有的在斗争敌人时,材料不落实,如有的斗争一个坏分子当神汉,说他害死人命,他不承认,把苦主找来,苦主说:“那次我请他,他没有来。”有的敌人拿着票子和悔过书前来投降,民兵队长说:“耍什么花招,还没有斗争,你就投降?”有的没有对地富反坏子弟区别对待,这一切现象是错误的。河南省委强调对敌斗争,要坚持区别对待的政策,分化瓦解的策略,斗争材料要核实,“一个子弹打个窟窿”,达到最大限度地削弱敌人力量的目的。斗争会以几十人、百把人为好,这才便于说理,把敌人用“子弹”攻得无路可逃,使自己人受到实实在在的活的阶级教育。大家认为。捕人数字大体上可不超过万分之一(按人口)。
河南省委决定,面上不再展开,并可以适当收缩一些;已经展开了的,仍按上述5步经验去做,达到初步组织队伍,密切干群关系,打击敌人的目的。待麦收大忙之后,再转入“四清”、搞规划、搞经营管理和干部参加劳动等。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教育本身又分做了两大段,上述5步为前一段,以“四清”为中心再搞第二段。已经做完了前5步工作的生产队,群众普遍要求是清理帐目,发展生产。看来,下一步搞“四清”是很顺势的。省委决定在进入第二段之前,要总结经验,整训干部,同时,组织以“四清”为中心的试点。正在运动中的生产队,在大忙期间,也要暂停,以便抓好麦收、补苗、积肥、预分、抢锄等。我看这样做是好的。
我已与省委商定,把河南省开好三级干部会议的,进村之后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以及对敌斗争的典型经验,和省委对于运动中各项政策问题的规定,由河南通讯汇编3册,做为前一段运动经验的总结,不日可以寄上。
我于20日去洛阳,拟再去林县看一看,学习一些感性知识,待继续报告。
尔重1963年5月20日
来源:《中南通讯》,1963年第17期(总第57期)1963年6月6日。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